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冬日的呼伦湖宁静、安详,夏日里两千余平方公里波涛汹涌的湖面,如今冻结成中国北方最大的一个冰湖。
通过10年来的科学治理、系统保护和接续探索,呼伦湖水位与水面稳中有升,面积增加近50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已扩大至2244.3平方公里,水量达139.7亿立方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呼伦湖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湖,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维系草原生态平衡和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2002年至2012年,受周期性干旱的影响,呼伦湖水位连续下降,湖面面积大幅缩减,周边湿地持续萎缩,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减少,流域生态环境面临挑战。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呼伦湖保护与治理工作的主体责任,把呼伦湖生态保护治理作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头号工程”,从生态补水、体制建设、环境整治、科学研究等方面落实了多项保护与治理措施,不断将综合治理工作推向深入。
“十三五”以来,呼伦贝尔市从草原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管护能力建设、环境整治、科研监测、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水资源保障等七大方面落实了一批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与治理项目。通过呼伦湖生态补水和河湖渠连通等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调配,建设流域生活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项目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以及开展保护区生态移民、草原奖补、部分休渔、环湖沙化土地治理等一系列措施,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十三五”期间全面保护治理任务基础上,2021年,呼伦贝尔市结合呼伦湖实际情况,以最新科研成果为支撑,科学编制实施了计划总投资11.38亿元、19个治理项目的《“十四五”期间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施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通过一以贯之的科学治理、系统保护和接续探索,呼伦湖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流域生态环境得到好转,水质各项指标向好发展,水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干涸15年的新开湖重新注水,松哈拉湖等3处小型湖泊湿地与呼伦湖恢复连通。同时,呼伦湖水质稳定保持在目标区间,除化学需氧量和氟化物以外,总磷、总氮均处于国家五类水标准,其他指标均处于或优于三类水标准。此外,流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2016年至今,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类由333种增加至345种,鸟类种群数量增加近万只,鱼类由32种增加至39种,哺乳动物由35种增加至3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