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
全国唯一:籽仁类产品评议基地落户巴彦淖尔
11月19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商务局获悉,在不久前由海关总署主办的“非关税贸易措施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巴彦淖尔籽仁类产品评议基地正式设立,成为全国唯一一家针对籽仁类产品领域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的基地。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世界...
-
从《意见》里找政策,从《意见》里找项目 内蒙古努力把支持政策变成具体项目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为推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落地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紧锣密鼓盯配套,从《意见》里找政策,从《意见》里找项目,努力把支持政策变成...
-
托电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项目投运 绿色热源入城替代燃煤锅炉房
11月16日上午,托克托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项目投运仪式在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3号隔压换热站举行。上午11时,随着调度指令下达,滚滚绿色热源从托克托火电厂始发,经由68.4公里一次长输网、2座中继泵站、1座隔压换热站,缓缓汇入呼和浩特市...
-
新的《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1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改的有关情况作通报。原《条例》共42条,此次共修订23条,删除1条,增加3条,修订后的《条例》共44条,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
-
内蒙古河套地区:小瓜子成为大产业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6日电题:内蒙古河套地区:小瓜子成为大产业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优葵花产业,形成了集研发推广、精深加工、购销出口、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
-
内蒙古“考古中国”重大工程取得丰硕成果
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今年内蒙古“考古中国”重大工程取得丰硕成果。 内蒙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形成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其独特多样的文化资源为考古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年以来...
-
高铁“牵手”地铁 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获悉,为方便夜间到达列车与市政交通无缝衔接,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客运部门与市政交通沟通对接,于日前加开夜间铁路客运列车接驳地铁专列。 11月10日起,每周五、周日,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末班车后,加开呼和浩特...
-
内蒙古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驶上“快车道”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获悉,随着农村牧区百姓网购热情的不断提升,全区已基本形成以旗县集散共配中心为核心、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寄递物流体系,“网货快递下乡、农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进一步畅通。 据了解,目前全区已建立旗县集...
-
杭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久久为功 让沙漠披绿生金
站在被沙子掩埋的房顶上,杨生金的眼里闪着泪花,“没有国家的生态项目,我们早就该搬家了!二三十年前,一刮大风,我就得‘走’窗户,一夜的工夫,门板早被沙子堵死了,从窗户跳进院子,把堵在门板上的沙子清理完,家里人才能出来。” 66岁...
-
保税仓储“入区即退”为新能源企业减负增效
近日,在鄂尔多斯海关的监管下,一辆辆满载锂电池的车辆驶入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经智能卡口快速识别比对后放行,车辆实现“无感”入区。 “进入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仓储,扩容了我们的仓储资源,综保区入区即可退税的政策也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
-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安排4000万元支持智慧口岸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消息: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安排4000万元支持内蒙古智慧口岸项目建设,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升级。 据悉,上述资金,主要支持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口岸。具体而言,主...
-
内蒙古首个半导体芯片制造项目在包头投产
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半导体芯片制造项目——贝兰芯智能制造新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项目日前在包头市竣工投产。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内蒙古在这一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空白,也为传统工业城市包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开辟了新路径,打造了新增长极。 芯片是...